新闻中心

武汉教师史璠三度折桂亚锦赛,国际赛场诠释「力与美」的双重人生

2025-07-05

在阿联酋阿吉曼的聚光灯下,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史璠第三次站上最高领奖台。这位身高 1 米 64 的中国选手,以健身比基尼 164cm 以下组、女子健身模特 166cm 以下组、全场总冠军三金战绩,刷新了中国健身健美在亚洲赛事的历史纪录。当五星红旗第三次升起时,这位兼具教师与运动员双重身份的武汉姑娘,用肌肉线条与舞台表现力,重新定义了「体育教师」的职业边界。

一、三尺讲台与国际赛场的「双面人生」

作为湖北大学《增肌减脂与塑形训练》课程的主讲教师,史璠的课堂永远座无虚席。学生们提前三天守在选课系统前,就为抢到这位「冠军老师」的课程。不同于传统体育课,她的课堂更像一场科学与美学的实验:用 3D 体测仪分析每位学生的肌肉群分布,根据体脂率动态调整训练计划,甚至连饮食搭配都精确到每克蛋白质摄入。

但讲台下的史璠,却是另一番模样。备赛期间,她每天凌晨 5 点就出现在健身房,用筋膜枪松解肌肉、对着手机原相机录制 360 度视频抠动作细节。「健身模特比赛是雕刻人体的艺术,每一块肌肉的分离度、每一个转身的角度都需要毫米级精度」。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,让她在 2024 年立陶宛世锦赛上,以「与髋同宽」的国际最新标准,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全场冠军的长期垄断。

世俱杯直播官网

二、从「小个子」到「全场王」的逆袭之路

身高不足 1 米 66 的史璠,在健身模特领域本不占优势。2018 年刚加入国家队时,裁判曾直言她「肌肉量不足、舞台张力不够」。但她偏要挑战「不可能」—— 通过调整训练周期,将背部肌肉厚度增加 20%;借鉴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,设计出兼具力量感与韵律美的舞台动作;甚至为保持肌肉饱满度,在备赛期每天摄入 400 克鸡胸肉,即便吃到「看见白肉就反胃」也绝不妥协。

这种「雕刻肉身」的执着,终于在 2024 年世锦赛爆发。当她以 B 组冠军身份晋级全场决赛时,评委们惊讶地发现: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个子选手,背部肌肉如翅膀般展开,腿部线条流畅如雕塑,连转身时发丝的摆动都精准卡点。最终,她以「身体形态完整度」的绝对优势,成为中国首位健身模特世锦赛全场冠军。

三、用冠军经验重塑「力与美」的教育范式

在湖北大学健身训练房,史璠独创的「赛场反哺课堂」教学法正在改变传统体育教育。她将世锦赛上「双脚间距与髋同宽」的最新规则引入课堂,让学生用弹力带反复练习步态;把亚锦赛备赛期的「每日体脂监测表」转化为教学工具,要求学生像运动员一样记录饮食、睡眠与训练数据。

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,正在改写健身健美领域的「湖北纪录」:2021 级学生刘昀鹏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斩获亚军,2023 级新生中已有 20 余人主动选择健身健美专业,比三年前增长近 7 倍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史璠的影响力正在破圈 —— 武汉某社区的退休阿姨们自发成立「银发健美团」,用她的训练视频打卡;北京程序员将她的肌肉照设为手机壁纸,自嘲「比老板的 KPI 更有动力」。

四、当「冠军」成为一种教育力量

如今的史璠,行李箱里永远装着两样东西:一面五星红旗,一沓学生训练计划表。每次国际赛事归来,她都会把最新的裁判评分标准、训练方法整理成教案,甚至将比赛用油彩带到课堂,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化妆修饰肌肉线条。在她看来,「冠军」不仅是荣誉,更是一种教育资源:「我要让学生知道,健身健美不是简单的举铁,而是融合解剖学、美学、运动康复学的综合学科」。

从武汉的高校讲台到阿联酋的国际赛场,史璠用三次登顶的经历证明:当体育教育与竞技精神深度融合,当教师身份与运动员生涯相互成就,「力与美」的边界可以无限延伸。正如她在课堂上常说的那句话:「选择健身健美,或许是你们成年后离运动等级最近的一次机会,但更是重塑自我的人生契机」。

武汉教师史璠三度折桂亚锦赛,国际赛场诠释「力与美」的双重人生